初学python怎么做第一段python代码,幼儿python编程入门画图
今天小编为大家分享Windows系统下载、Windows系统教程、windows相关应用程序的文章,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!
用PYTHON的乌龟画图,加了一个速度函数,有了动态感。下一个目标是学习PYTHON与PROCESSING的结合。
Python绘图库matplotlib速查表
科研绘图,生信绘图,数据可视化,matplotlib作图,R语言作图
Python matplotlib作图 R语言作图 生信分析及作图 科研绘图 数据分析及可视化
绘图类型: 散点图,柱状图,折线图,直方图,箱图,小提琴图,热图,雷达图,桑基图,相关图,等高线图,棒棒糖图, ROC曲线图,火山图,森林图等。可复现CNS(Cell, Nature, Science)高分杂志图片。
能找好工作,能干好工作,
正经企业正在使用的数据分析技能。
现在很多老师把数据分析搞成了“玄学”,
动辄就R,Python,OLAP,可视化,
生怕别人学会了。
现实中的数据分析,
你只要老老实实“按顺序,三步走”,
第一步,把数据读进来;
第二步,把数据整理好;
第三步,把干净的数据给人传过去,就Ok。
拿到干净的数据,画图,做报告,
那是狗都能干的事。
能把乱七八糟的数据清理干净,
只有实战数据分析师才办得到。
企业从不缺满嘴名词的“大厂空降兵”,
理性的企业,要的是能实战,肯实战,
特别能吃苦,特别能战斗的,
地表最强陆军:中国步兵。[赞][赞][赞]
上海疫情预测及数据分析
拐点已经到来,感染病例会在25000附近波动3天,然后快速下降!
从图上看,上海疫情已经可控,尽管这几天总数仍然庞大,但是大规模密集核酸检测的数据处于平稳状态。图中每天的数据为确诊人数加上无症状感染人数,至于上海为什么把确诊人数和无症状人数分开,不过是临床医学自我贴金的把戏! 就如手术成功率一样,从手术台上活着推出来,就算手术成功,哪怕推到病房就死了,手术也是成功的。
0301-0414的疫情数据:
cases = [2,8,16,19,28,48,55,65,80,75,83,65,169,
139,202,158,260,374,509,758,896,981,983,1609,2269,2676,3500,4477,5982,5653,4502,6311,8226,9006,13354,17077,19982,21222,23618,24943,26087,23342,26330,27719]
从3日移动方差看,0310--0320之间感染人数应该都在10000左右,最佳封控时间在0310这两天,可惜被错过了!如果及时封控,数据移动方差就是正态分布,没有显著的峰度和偏度。网宏误凡们应该扔到黄浦江喂狗!
蓝色线为移动方差,红色线为移动均位,python绘图代码见0404文章。
为什么越来越多的硕士博士研究生放弃matlab开始使用matplotlib?
记得我当初在实验室学习python的时候,那个时候还几个人知道它。因为我们是普通工科,并不是计算机专业。我学python也是觉得这个东西以后做计算比较好用。虽然我毕业了,但是我觉得肯定大部分的人应该都知道了。毕竟,太火了。
至于说题目中的问题,越来越多的硕士博士研究生放弃matlab开始使用matplotlib。我个人认为准确来说应该是matplotlib用的人越来越多,但是大部分的硕士博士研究生不会放弃matlab的。因为这两个工具基本上都是很类似的,上手难度不高。为什么不会放弃matlab呢?因为matlab是商业软件,国内破解很容易,用这个软件做计算可靠性是极高的,而且软件的说明文档,教程之类的是很全面的。毕竟matlab卖得那么贵,有那么多专业的工具箱,有那么多专业的工程师在维护。matlab完全按照估计有15G以上,基本上大学工科专业大部分都用一点。
matplotlib,做的东西很漂亮,但它其实就是画图的。硕士博士画图,其实用origin的更多。毕竟,硕士博士都是需要发文章的,origin的风格更合适。
严格的来说,matlab和matplotlib完全没有可比性的。matlab和matplotlib只是英文缩写有点像而已。matplotlib,从plotlib后缀来看就是画图的一个库而已,实际上也是如此。其实,与matlab最像的还是anaconda,那才是真正可以和matlab来PK一下的。anaconda从界面上来看是和matlab极为相似的,包含了很多库比如numpy等等。我记得应该是默认包含了库matlplotlib。特别是Windows平台上用python写一些计算相关的程序,anaconda是特别好的选择,在这里强烈推荐一下。python虽然开源,在Windows下面,其实很多库不是特别好安装的。
一口气搞定SCI作图与数据处理的技巧,有这一个就妥了!
19年年底,厦大的一个通知惊动学术圈。
其中最受关注的是,研究生学位论文的“文献复制比”由“须低于20%”调整为“须低于10%”。
这为科研人敲响了警钟,意味着如果不掌握新的研究方法,即便写论文到“头秃”也无济于事。
那么,在各大高校纷纷表示将严查学术不端、提高论文门槛的大环境下,如何高效取得科研成果呢?
01科研不注水,照样有捷径
厦大的新闻把学生绮雯吓得不轻。
尽管和其他同学一样没日没夜的找前沿资料、读文献,可她的硕毕论文连开头都写不好,一直没能让导师满意。
前几天,绮雯本想找学霸师兄请教,结果没忍住,当场哭了。
“做科研真的太难了,看文献到半夜,早上还要被导师骂进度慢,真的好崩溃。”
经过一番安慰,师兄才知道绮雯做研究时用的还是最笨的方法。曾经为了看文献,手动打开几十个网页后电脑死机,只能按着历史记录一个个找回来。
所以,导师给绮雯的反馈意见永远是:
1.对前人学术成果了解不够,多看文献
2.例证说服力不足,多积攒例子
3.数据分析与理论契合度低,须修改模型
在绮雯身上,师兄仿佛看到了读研时的自己,心里五味杂陈。于是,师兄现场教学,向绮雯演示了他如何通过Python编程将做研究的效率提升5倍以上。
▲通过Python一键生成图表
这下,彻底颠覆了绮雯对工具的认知。
02学会Python,拿下论文
为什么科研大牛说人人都应该会点Python?因为它实在太好用了。
帮助科研人批量处理数据,节约大量时间成本;
对实验结果进行数据分析,让论点更科学严谨;
让数据结果可视化,结论更加直观,打动审稿人。
随便举两个例子:
做数据分析,通过Python直接对实验数据进行分析,并生成可视化图表。
▲通过Python分析实验数据
做传播学研究,通过Python爬取新闻关键词并直接生成词云,几秒钟就能提炼千字报道的核心要义。
▲通过Python生成词云
一位科研大牛曾在某学术论坛上说:“学了Python之后,做研究时一遇到麻烦事就想通过Python走捷径,彻底没有耐心应付那些重复琐碎的工作了。”
但凡高效的工具,都能把人从简单重复的事情里解放出来,让人们把时间用在更复杂、更有创造性的事情上,从而发挥更大的作用、产出更优的成果。
03人生开挂,工具先行
“其实我早就想学,可Python编程小白能学会吗?一直没有下定决心学......”
实际上,Python很有趣,学起来也一点都不难,只要你跟对老师、找对方法。
事实上,人工智能Chatgpt只能基于一些已有的内容进行整合并给出答案,并不能创新性的去创造内容!
所以,他更适合智能的去回答你的问题,但这个回答对不对,需要你进行人工判断才行!
这不,我最近痴迷于Python,就问了他一些关于科研中使用Python的问题,他回答的其实还不错了,但依然缺乏深度!毕竟不是人么,可以理解!
wWw.Xtw.com.Cn系统网专业应用软件下载教程,免费windows10系统,win11,办公软件,OA办公系统,OA软件,办公自动化软件,开源系统,移动办公软件等信息,解决一体化的办公方案。
免责声明:本文中引用的各种信息及资料(包括但不限于文字、数据、图表及超链接等)均来源于该信息及资料的相关主体(包括但不限于公司、媒体、协会等机构)的官方网站或公开发表的信息。内容仅供参考使用,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!
联系邮箱:773537036@qq.com